English

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和建设

1999-12-15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地学教育的改革核心是要打破传统的授课观念,把课内、课外全都调动起来,课内要加强主修必修课,丰富专业课、选修课,调动广大教师开反映自己科研成果或反映地学前沿的新课,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或更大的学习空间。课外则应做到论做兼有,即鼓励学生自看自做自讲,要加强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,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。

建设好地学教育的通识课,如《地球系统科学概论》、《地球科学教程》、《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》、《人类的家园——地球》、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》……,作为全校各科类的公共课(选修或必修),把地学教育推向全民素质教育的第一线。

在现有新专业的基础上建设涵盖较广、交叉综合地学各科知识技能的新课。

组织有关地球科学的讲座进入学生的第二课堂,如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》、《温室效应》、《大气环流》、《海洋中的药物》……要力争丰富多彩,贴近生活,深入浅出,引人入胜。

高年级课程的组织可取串接式或模块式,以利于建设既保持一定层次和进度的课程体系,又利于反映教师的科研成果和科学前沿的新动向,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。课程的组织总体上要做到有主有次,层次分明,交叉融合,丰富多样。

要努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,利用地球科学本身的特点和优势,改进和丰富地学教育,把说教和宣讲变为生动的形象展示,甚至是渲染和感染,以启发青年学生们热爱大自然,热心探索地球的奥秘,使地学教育变被动为主动,变滞动为生动,使广大青年能够做到:立足在全球,放眼于宇宙,牢记持续化,以人为根本;从而在地学的学习中能够协同思考,综合处理。

在课程的组织安排上,“基础宽厚、繁简适当”,“联系实际、选择多样”,“改进教学、减少时数”,应该是我们的追求。可以试用课程组并、制定要点和知识模块、重组核心课程,以及不同类别课程的“互为增减”(基础或核心课减少门数、增加时数;选修课或专业课增加门数、减少时数)等办法逐步推行。这样做是为了给学生有较多选择机会,提高学习兴趣,从而引发他们自觉地、主动地学习,也可给学生有较多的时间空间去思考、验证。无疑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、掌握学习方法、激励研究及创造精神都有潜在的助益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